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
新聞詳情

浙江:“5G+工業互聯網”促進重點行業提質增效

http://gjzbw99.com 2021-01-13 09:09 來源:浙江省通信管理局 吳新民 黃穎 于青民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5G和工業互聯網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也是5G戰略引領、商用落地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對于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與5G商用、促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當前“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應用尚處于探索初期,5G在工業復雜場景下對高實時、高可靠、高精度等工業應用的承載能力瓶頸尚需突破。

目前,浙江已實現縣域以上建城區5G信號全覆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展。“5G+工業互聯網”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港口、建材三大浙江重點行業提質增效。

5G應用覆蓋的工業生產環節(N=27)

5G場景中融合應用的技術產品(N=27)
數據來源:浙江省“5G+工業互聯網”發展調研報告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

(一)工業基礎及特點

浙江的制造業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在制造業的空間布局上進一步呈現專業化集聚的態勢。二是制造業整體結構提升,已初顯“先進性”。

產業結構向第二、三產業并重發展。第二產業在浙江省GDP構成中所占比例最重,第二產業的就業比重從2001年開始也一直高于第一、三產業,第二產業發達是浙江產業結構上的顯著特點之一。同時,在第二產業中,紡織、機電、化工這幾個傳統行業和近幾年新崛起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產值相對其他產業有明顯的優勢,包攬了全省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科技產業發展迅速,電子信息產業、醫藥工業異軍突起。而IT產業、電子設備、服裝、化工、醫藥以及電機產業等已成為浙江第二產業部門的主要發展方向,其中機械工業和電子信息業將是重中之重。另外,浙江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房地產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金融保險等市場逐漸開放,第三產業正逐漸成為與第二產業一起推動浙江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要素構成逐步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轉變。目前,浙江產業結構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但隨著裝備迅速更新,技術水平大幅提高,正由粗放型經濟逐步向集約型經濟轉變。一方面,原有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正加大投資力度,運用先進技術進行改造,通過設備更新、工藝改進、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等途徑,實現產業結構的快速提升,并使若干傳統行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包括省外技術成果在浙江實現轉化,正逐步形成新的產業門類;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資本、技術,發展高技術企業。同時,還有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已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產業部門結構的逐步升級轉換,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上升。近幾年,技改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加大,原材料和能耗不斷下降,勞動生產率逐年提高,社會生產要素構成正逐步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轉變。

制造業專業化空間集聚態勢明顯,整體結構提升。據數據顯示,在浙江省的工業中,有98%的企業是制造業,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46%左右,企業生產總產值的95.4%來自制造業,全省出口的93%是由制造業提供的,全省財政收入的58%是由制造業提供的,1/3的就業崗位是由制造業提供的。

(二)網絡基礎·趨勢

一是工廠內網絡化轉型亟待加速,很多工廠生產設備聯網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調研結果顯示,約3/4的企業生產設備聯網率低于60%,四成企業生產設備聯網率甚至不足20%,工廠內全部生產設備聯網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是有線網絡仍為工廠內網絡連接的主要方式,無線網絡作為輔助和補充。有線連接主要采用Ethernet/IP,無線連接主要采用WiFi,5G技術滲透率不高。僅有21家企業開始大規模部署無線網絡,占比11%。

三是當前的無線技術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求,無線網絡覆蓋范圍和穩定性是企業的重要痛點,無線網絡時延和連接數量也無法滿足生產需求。5G網絡是未來3到5年內企業新建或升級網絡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5G+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及效果

一是5G網絡、標識解析等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浙江西部3個市的基礎電信企業按照“半年完成全年任務,提前實施明年任務”的要求,累計建成5G基站近6000個,截至2020年7月底已經實現縣域以上建城區5G信號全覆蓋,部分縣區實現鄉鎮以上信號覆蓋。為進一步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各地基礎電信企業均為有需求的工業生產性企業廠區深度覆蓋預留了資源。同時,位于衢州的網標物聯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已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57家企業接入節點,注冊標識量超1億個,日均解析量近40萬次。

二是釋放疊加倍增效應,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5G+工業互聯網”新基建以一業帶百業,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帶動千行百業轉型升級。制造、港口、建材為浙江省當前推進的三大重點行業。此外,基于5G網絡的覆蓋能力,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探索擴展到農業。借力5G網絡,可以實現實時查看高清的田間情況,足不出戶完成整個巡田工作。

三是公共服務平臺應勢而生,服務產業發展。臺州電信積極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全市中小企業提供政策咨詢、人才培訓、供需對接等相關服務。溫州聯通結合當地中小企業內部數字化改造共性需求,會同阿里云計算,在云里部署了一套統一的供應平臺服務中小微企業,避免小微企業逐個單獨部署。紹興移動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平臺,實現了行業終端接入及數據整合管理,切實保障企業數據安全與高效傳輸。

四是一批融合創新應用廣泛覆蓋各生產環節。5G賦能最廣泛的環節是制造環節,在浙江27家被調查企業中,有25家都將5G應用到了生產制造中。此外,5G也開始滲透到質檢、運維等多個環節。5G應用場景目前主要應用于遠程維護、柔性生產等場景。在這些場景中,信息采集技術和AGV小車等移動操作機器人與5G技術融合較深。

不同層次工業應用場景梯度推進

從建設主體看,基礎電信企業緊抓機遇擔當重任。在推進“5G+工業互聯網”建設發展中,“基礎電信企業主導、工業企業深耕、服務提供商參與”成為主流合作模式。浙江電信、浙江移動、浙江聯通三大基礎電信企業紛紛發力,與工業企業開展深入對接合作,通過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為工業企業利用5G技術開展融合應用做好全方位支撐。

從建網模式看,基于邊緣計算的建網模式成為主流。當前工業企業利用5G進行網絡升級改造的建網模式中,將用戶面下沉到園區,部署邊緣節點共享基站和核心網等資源的方式,可以實現工業數據不出廠,最受企業青睞。該建網模式可實現工控系統、超高清攝像頭、傳感器設備等產生的工業敏感數據不出園區,在保障企業網絡時延、帶寬等需求同時,解決工業企業數據安全顧慮。目前浙江省超70%的在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建網模式為該模式。

從應用程度看,基于大帶寬的應用場景迅速拓展。5G eMBB場景的大帶寬特性標準成熟、優勢明顯,且能滿足絕大部分非核心環節工業場景的時延要求,正向縱深拓展。5G+超高清視頻的融合應用可與遠程巡檢、園區監控結合,已進入應用成熟期,在各地已建、在建項目中部署最廣;5G+AI(機器視覺最為典型)賦能現有診斷、運維方法,經濟價值逐漸顯現,已進入高速發展期,在場景探索中工業企業積極性最高;5G+AR/VR、5G+云化AGV、5G+無人機等應用成效初顯,目前也正在各業務場景中廣泛探索。

從發展節奏看,不同層次工業應用場景梯度推進。5G與超高清視頻的融合應用已進入應用成熟期,將成為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第一批應用場景;5G+AR、5G+VR以及5G+機器視覺等應用已進入高速發展期,經濟價值逐漸顯現,未來1-2年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主流應用場景;5G+云化 AGV、5G+無人機等應用受限于與設備深度融合的需求,還需等待產品成熟,未來2-3年將有較快發展;5G+遠程控制和5G+云端機器人等應用由于涉及工業核心控制環節,目前還處于探索期,有待進一步測試驗證。

因地施策 促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

一是加強總體規劃設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前提下,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建議把“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發展融入到地方“十四五”規劃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啟動編制《浙江省推動“5G+工業互聯網”發展推進方案》,因地施策,從招商引資、人才培育、減稅降費等各方面設置更多有力政策。

二是加大專項資金支持。按照“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總體部署,立足地方產業發展需要,開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利用現有工業互聯網、單項冠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技術改造、智能制造等支持政策進行引導支持。建議設立“5G+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建設浙江省“5G+工業互聯網”項目庫,探索產業基金、社會資本等多元化投資渠道,為技術突破、應用落地和產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三是加快園區網絡建設。按照“兩新一重”戰略部署,把5G、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行業重大工程項目結合起來,進一步培育產業、增加就業。建議加快建設高質量園區網絡,開展工業企業網絡能力評測,探索建設融合應用先導區,通過網絡共建共享,降低企業建網用網成本,為中小企業提供“先用后建”甚至“只用不建”的探索條件。

版權所有 工控網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